技術文章
當前位置:首頁
技術文章
11
從野外取回的土樣,經登記編號后,都需經過一個制備過程——風干、磨細、過混勻、裝瓶,以備各項測定之用。樣品制備目的是:①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(如植物殘茬、昆蟲、石塊等)和新生體(如鐵錳結核和石灰結核等),以除去非土壤的組成部分;②適當磨細,充分混勻,使分析時所稱取的少量樣品具有較高的代表性,以減少稱樣誤差;③全量分析項目,樣品需要磨細,以使分解樣品的反應能夠*和*;④使樣品可以長期保存,不致因微生物活動而霉壞。
查看更多10
10
2.2.2.1風干將采回的土樣,放在木盤中或塑料布上,攤成薄薄的一層,置于室內通風陰干。在土樣半干時,須將大土塊捏碎(尤其是黏性土壤),以免*干后結成硬塊,難以磨細。風干場所力求干燥通風,并要防止酸蒸氣、氨氣和灰塵的污染。樣品風干后,應揀去動植物殘體如根、莖、葉、蟲體等和石塊、結核(石灰、鐵、錳)。如果石子過多,應當將揀出的石子稱重,記下所占的百分比。2.2.2.2粉碎過篩風干后的土樣,倒入鋼玻璃底的木盤上,用木棍研細,使之全部通過2mm孔徑的篩子。充分混勻后用四分法分成兩份...
查看更多10
9
土壤有機質是土壤中各種營養特別是氮、磷的重要來源。它還含有刺激植物生長的胡敏酸等物質。由于它具有膠體特征,能吸附較多的陽離子,因而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緩沖性。它還能使土壤疏松和形成結構,從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。它也是土壤微生物*的碳源和能源。因此,除低洼地土壤外,一般來說,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多少,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。華北地區不同肥力等級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約為:高肥力地15.0g·kg-1,中等肥力地10.0~14.0g·kg-1,低肥力地5.0~10.0g·kg-1,薄...
查看更多